“滿地都是六便士,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。”這句出自英國作家毛姆名作《月亮與六便士》的短句,曾經觸動過不少人塵封已久的心靈。第一期中,趙立新、黃維德、潘虹等一群演技過硬的“戲骨”同臺飆戲,為我們講述了《月亮與六便士》的故事。他們通過戲劇表演,將平面的角色、故事變得更為立體、鮮活。看過小說的讀者知道,《月亮與六便士》主要講述了一個理想與現實交鋒的故事。主人公查爾斯·斯特里克蘭正值不惑之年,本來事業有成,家庭和睦,兒女雙全,但是為了追求自己內心的繪畫夢想,拋棄體面優渥的生活,甚至拋妻棄子,到巴黎開始畫畫。最后他去了一座孤島——塔希提島,找到了自己的“歸宿”,并創作了許許多多的驚世杰作,完成了自己對“月亮”的追逐。
作者其實想表達的是,“月亮”代表的是不被物質世俗羈絆的美好理想,是大多數人可望不可及的詩和遠方;而“六便士”代表的是殘酷的現實和世俗的物質。